发布时间:2023-12-12 01:46:59 作者: 皇族电子竞技lol
在乌拉尔矿业和冶金公司(UGMK)军事装备博物馆内,有大量西方的武器装备,M1“长腿汤姆(Lon
在乌拉尔矿业和冶金公司(UGMK)军事装备博物馆内,有大量西方的武器装备,M1“长腿汤姆(Long Tom)”155mm加农炮是其中很突出的展品。
现在,一提起美国研制的武器系统,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大多数都用于远征部队和小型作战单位。很明显,由于“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美国领导层很清楚地认识到,他们将不得已卷入另一块大陆的战争当中。这或许可以解释,即便在海岸防御方面,美军实际上也没用太多固定火炮系统,美军装备的火炮一直很看重机动性。
本文要介绍的是,美国著名的M1 / M2“长腿汤姆”155mm加农炮,这种火炮其实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这确实有点耸人听闻,但正是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国火炮系统的详细研究,美国决定开始自行研制大口径牵引火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军装备的是法国1917型“大威力加农炮”GPF 155mm牵引火炮。
在当时,法国拥有号称“欧洲第一”的陆军,武器装备方面非常先进,对美国陆军装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GPF加农炮牵引状态下,可以将身管向后缩回,减小行军长度。
在西线战斗的美国远征军炮兵部队,装备的就是GPF加农炮,牵引车采用履带式拖拉机。在当时轮式车辆技术还没有正真获得完善的情况下,履带式拖拉机是非常普遍的火炮牵引车。当然,这种牵引火炮也成为美国研制新型加农炮的参考标准。
1918年12月11日,根据美国陆军参谋长的命令,成立了由韦斯特维尔特准将领导的“口径委员会”。大多数对美国火炮系统感兴趣的朋友都将它称为“韦斯特维尔特委员会”,该委员会有一个很具体的任务——确定未来20年美国火炮的发展趋势。在研究了当时几乎所有的火炮系统之后,韦斯特维尔特准将提交了一份报告,决定了美国火炮的发展趋势。正如您看到的,美军参谋人员的战略思想已经对世界政治的发展的新趋势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二战后,美国购买了GPF加农炮生产许可证,批量生产M1918榴弹炮。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火炮最初是以畜力拖曳设计的,因此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于一支远征军而言,携带大批军马跨越大洋是相当昂贵的。此外,还要增加火炮的射程和射界方向。最后,美军认为可以在155mm加农炮的炮架上,安装203mm榴弹炮的炮管。“韦斯特维尔特委员会”最终给出了155mm重型火炮的性能需求:射程23千米,拥有较大的方向射界,采用机械牵引方式。
1920年,美国研制出第一种远程火炮,就是155mm加农炮和203mm榴弹炮,采用相同的炮架,区别只是炮管部分。据一些资料记录,这两种火炮甚至通过了测试,但由于缺乏资金,这个研究项目终止了。根据“韦斯特维尔特委员会”的建议,新型155mm加农炮在研制过程中,就将提升射程、水平射界考虑其中,并提出机械牵引、重型加农炮和榴弹炮采用统一炮架的具体要求。
1933年,T2型155mm加农炮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配备了更长的炮管,并命名为T4。1938年,美军决定装备T4E2加农炮,定型为M1型155mm加农炮。1939年3月,M1加农炮装备第一个炮兵营,这就是著名的“长腿汤姆”。二战爆发时,美军只有65门M1加农炮,对这种一支军队而言,规模显然太小了。
究其原因还是“孤立主义”盛行,军方没有办法获得更多的资金来装备新型武器。但是在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兵工厂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开始大批量生产美军所需要的各种武器装备,反而造成一种美军装备水平远远领先各国的现象。
配备45倍径的炮管,有48条右旋膛线,由于炮管明显长于同时期所有牵引火炮,因此获得了“长腿汤姆”的绰号,炮管中后部有套筒,并连续到炮膛尾部。螺式炮闩是根据J.L. Smith和D.F. Esbury的专利制造的,炮闩开锁时会自动后退并转向右侧,炮手只需拉动一次操纵杆。
采用液压反后坐装置,后坐长度能调节。为增加仰角,上炮架的耳轴位置较高,并且靠近炮管尾部,因此增加了两个液压杆的平衡机构。
作战时,下架前部的两个螺旋千斤顶下降到地面,并将炮轮抬离地面,形成稳定的射击平台。
下架的结构非常坚固,所以在更换203mm炮管组件之后,这门加农炮就变成了203mm榴弹炮。
M1“长腿汤姆”由轮式或履带式车辆牵引,最高行驶速度约20千米/小时。美军早期使用专用的轮式牵引车,但后来大多改用M4和M5高速履带式牵引车,或M33和M44装甲车。为缩短行军长度,炮管和反后坐装置脱离并向后拉到大架上方。
尽管如此,炮车总长度还是超过了11米,宽度2.5米,这样的尺寸使其很难在狭窄道路上机动,而且由于重量过大,在一些道路和简易桥梁上,不得不由牵引车单独通过,然后使用钢索单独牵引火炮通过。
“长腿汤姆”使用的弹药包括高爆破片榴弹、高爆破甲弹、烟雾弹、化学炮弹,外形类似155mm榴弹炮弹,当然不能与之通用。9.25千克粉末发射药,可以将高爆破片弹发射到17千米之外,如果想要达到最大射程23千米,则需要用4.72千克的附加药包。
1942年12月24日,“长腿汤姆”开始在北非战场打击德国和意大利军队。在“火炬行动”期间,美军第36野战炮兵营A连使用了这种加农炮。随后,这种火炮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太平洋战场。英国曾经装备过这种加农炮,自由法国军队在当时英军管理之下,因此也接收了几门。共有40个“长腿汤姆”营在欧洲战场作战。
朝鲜战争中,美军大约有50个炮兵营装备了这种155mm加农炮。怎么样来判断一个火炮系统是否成功,其中一个相对简单的指标就是它是否成为自行火炮的装备,显然从这个方面而言,“长腿汤姆”无疑是合格的。
为了提高“长腿汤姆”的机动性,二战期间美军研制了几款自行火炮。1945年,美军开始装备M40自行火炮,采用了改进的M4A3E8中型坦克底盘,配备了M1加农炮。
1941年,改用了炮管设计的M1A1开始装备。1944年9月,简化炮管和后膛连接部分的M2开始装备美军炮兵部队。上世纪50年代,美军进行重组,于是赋予M2以新的M59编号。无论是M1、M2还是M59都是“长腿汤姆”,整体差异并不大。
除此之外,在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许多实验性质的改进型,比如炮管镀铬、液体冷却炮管、更廉价的合金取代优质钢材制造炮架、固定岸炮、缩短后坐距离的重型坦克炮。
我们在博物馆内看到的这门“长腿汤姆”是1944年生产的,型号为M2。无法确定这门美国加农炮是如何来到俄罗斯博物馆内的,据称它是从附近的彼尔姆军火库拖来的。可能是当年朝鲜或越南赠送苏联的战利品,现在已经没办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