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7-30 20:19:50 作者: 皇族电子竞技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自己的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印度购买的龙门吊突然倒塌,还把旁边的军舰给砸坏了,可印度不第一时间维修反而讹向了中国,在他们看都没看一眼就料定这龙门吊是中国所做。
还准备向中国提出赔偿,可猛地发现不是中国制造的,后期还要从中国进口龙门吊,网友评价:“就问问印度尴不尴尬”。
2018年4月,印度加尔各答的加登里奇造船厂发生了一起意外事故,现场不再是热火朝天的景象,而是被一声巨响所取代,一台巨大的250吨级龙门吊突然倒塌,直接砸中正在建造的P-17A型护卫舰。
这起事故对印度海军的未来舰艇造成了损害,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在印度社会引发了舆论风波,并逐渐演变为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互相推卸责任的闹剧。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事故发生后,造船厂高层选择了隐瞒消息,直到一个月后才被公之于众,这进一步激怒了印度民众,而接下来印度舆论的走向,则更让人啼笑皆非。
起初,舆论中出现一种声音,说中国制造的龙门吊质量有问题,因此中国应该为这起事故承担相应的责任。表面上看,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其实就是印度人的一种主观臆断。
随着调查不断深入,事实真相逐渐显现出来,原来,惹祸的龙门吊并非是中国产品,而是日本制造,之前的指责完全是错误的。最终的调查的最终结果推翻了之前的错误判断,也说明了未经调查的指责是多么不负责任。
这起事故的两大主角引人关注,一个是代表印度海军未来方向的P-17A型护卫舰,另一个是造成事故的龙门吊。
P-17A型护卫舰在当时是印度海军最先进的型号之一,排水量达到6700吨,具备先进的隐身能力。
对于加登里奇造船厂来说,获得三艘P-17A型护卫舰的建造合同意义重大,这不仅是该厂历史上金额最高的订单,价值高达2000亿卢比,更是对该厂技术水平的认可。
然而,龙门吊突然倒塌,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了。建造工程不得不停止,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损失金额难以估算。
造船离不开龙门吊,它是一种举足轻重的起重设备。龙门吊的原理说起来简单,电动机带动卷筒,钢丝绳拉着吊钩就能升降货物。再配合小车和大车的移动,就能让重物在各个方向上“飞檐走壁”。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这样一种关键设备,印度却造不出来,只能花钱进口。与之不同的是,中国在龙门吊生产方面可谓是“扛把子”,掌握了全球八成以上的市场占有率,技术和产品质量都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而印度似乎对龙门吊存在一些误解,他们还没搞清楚状况,就先认定事故是中国制造导致的,这说明他们对国际市场的情况不够熟悉,并且可能潜意识里就对“中国制造”抱有一些成见。
龙门吊事故的发生,反映了印度工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印度长期以来更倾向于购买国外产品,而不是自己制造,导致工业基础不够扎实,许多重要的设备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虽然印度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在软件和制药等行业表现亮眼,但在制造业方面却明显落后。
这种“买不如造”的策略使得印度无法建立强大的自主制造能力,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龙门吊事故正是一个警醒,提示印度需要在工业发展的策略上做出调整。
这种“头重脚轻”的发展模式,限制了印度的整体实力提升,事故发生后,印度方面的反应慢半拍,处理效率也不高,暴露了工程管理上的不足。由于缺少设备和技术,事故现场清理进度很慢,船厂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像“马蹄钉理论”说的那样,任何小问题,如果不重视或者处理不好,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变成大灾难。
印度阿琼坦克的研发过程就是个例子:一开始定的目标太高,研发时间拖得太久,生产管理也很乱,结果坦克性能不好,被人笑话说“只能用来走走队列”。
造船是需要高科技和精密操作的行业,对工程管理上的水准要求特别高。印度这方面能力不够,所以常常会出现各种事故。
比如,造船厂发生化粪池爆炸,或者潜艇下潜时忘记关舱门,这样一些问题都不是意外,而是印度工业发展模式和管理理念造成的必然现象。
可以说,印度造船业频发的事故,最终的原因在于整体工程管理上的水准的欠缺,这与其工业发展的深层问题息息相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和印度的情况不太一样,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特别快,尤其是在龙门吊这种技术上的含金量高的设备制造上,成就很突出。中国的龙门吊因为性能好、质量放心可靠,在整个世界都很有名,很多国家都愿意买中国货。
就连美国、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选择使用中国制造的龙门吊,这说明中国的产品质量确实过硬。有个有趣的事情是,印度之前花了大价钱从英国买了一台旧龙门吊,结果发现这台吊机其实是中国生产的。
印度人对于“中国制造”的态度挺复杂,他们有时想摆脱中国货,寻找其他选择,但有些重要技术又离不开中国。
这种既想远离又不得不靠近的心理,体现了印度在发展道路上的困惑和不安。印度想发展自己的产业,但又面临着现实的挑战。
这种矛盾的心态,其实也反映出印度在追求国家发展的道路上,既有雄心壮志,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印度常常把国内的问题推给中国,这其实表明它可能不太自信,不论是龙门吊的事故,还是之前的二手航母耐火砖问题,印度总喜欢说是外部问题造成的,而不去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够好。
感觉印度好像离不开中国一样,什么事都要提一下中国,这可能有点不正常,这种过度关注,其实就是为了掩盖印度自身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这种做法也让人觉得,印度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更多地关注自身,找到真正处理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总想着把责任推给别人。
印度龙门吊事故并非孤例,它是印度发展过程中问题的一个侧面。这场看似荒诞的事故,实际上反映了印度工业基础的薄弱,工程管理的混乱以及国民自信心的不足等深层次问题。
印度想要真正的完成崛起,就必须坦诚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解决,而不是将责任推卸给别人。
只有这样,印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那么,印度能否从这场风波中学习,探索出一条真正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
印度能否走出这场困境,重点是能否从过去的经验中总结教训,并以此为基础,开辟一条具有印度特色的发展之路。这需要最大限度地考虑自身的文化、历史、资源禀赋等因素,避免盲目照搬其他几个国家的模式。
信息源:真实版祸从天降!印船厂龙门吊垮塌 隐身护卫舰惨被砸坏 环球网2018-05-03。
信息源:印度龙门吊砸了自己的护卫舰,显出中国的深谋远虑观察者网2018-05-03。